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频道 >> 国际非遗 >> 内容

2022阳泉市“中共创建第一城”红色文化创意大赛征集作品

时间:2022-10-20 10:56:48 点击:

  核心提示:香港新闻通讯社10月20日电(记者尚煥煥 通讯员 温吉祥) 为深入挖掘阳泉市“中共创建第一城”红色IP,把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好,汇聚创意设计资源,让红色精神得以传承、让红色内容得以具象化,创新发展红色文化产业,为全方位推动阳泉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强大支撑。特此举办2022阳泉市“中共创建第一城”...
香港新闻通讯社10月20日电(记者尚煥煥 通讯员 温吉祥) 为深入挖掘阳泉市“中共创建第一城”红色IP,把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好,汇聚创意设计资源,让红色精神得以传承、让红色内容得以具象化,创新发展红色文化产业,为全方位推动阳泉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强大支撑。特此举办2022阳泉市“中共创建第一城”红色文化创意大赛。 

该大赛由阳泉市文化和旅游局、阳泉市新闻中心、阳泉日报社、阳泉市广播电视台主办,由华百网(山西)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承办,阳泉市文化馆(阳泉美术院)、阳泉市展览馆(阳泉市美术馆)、阳泉市图书馆、阳泉市博物馆协办。

组委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权威人士、媒体、企业家等成立评审专家组,负责制定评审规则、标准,开展评审活动。赛事流程分为大赛启动、作品征集、作品评选、颁奖及设计成果展4个阶段。赛事流程分为大赛启动、作品征集、作品评选、颁奖及设计成果展4个阶段。 

参赛对象有:全国各大院校设计专业教师和学生;创意设计机构的创意设计专业人员;从事文创产品开发、生产的专业机构;对文创产品开发、IP原创开发有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

参赛作品类别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文旅产品创意类。围绕阳泉市“中共创建第一城”、百团大战等红色文化元素、革命遗址、文化文博馆藏资源进行创意设计,提炼挖掘阳泉特色的红色文化元素和价值内涵,开发具有阳泉红色IP的原创文创产品。参赛作品包装、色彩应用合理,符合环保要求,满足市场化量产需求。传统工艺创意类。体现阳泉深厚文化底蕴和内涵,展现高超技艺、独到匠心传承的工艺美术作品和非遗文创产品。倡导围绕特色技艺、产品,从材料、工艺、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鼓励以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内容为创作题材或设计元素,作品外观、形式、材质等不设限,须具备市场批量销售的可能性。产品包装创意类。鼓励围绕“长城”“太行”“阳泉礼物”“一城阳光·泉漾太行”品牌,以阳泉的特色美食、名优特产、砂器、紫砂、陶瓷等特色工艺礼品为内容进行品牌与包装创意,参赛类型包含但不限于品牌形象设计(与包装设计结合)和包装设计。包装创意设计应突出阳泉地域特色、民俗风情,体现“品牌”文化元素、精神内涵的品牌创意及包装设计。 

据了解,本次大赛参赛要求有:设计作品须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展现文化价值,体现文化要素和背后的故事,同时兼有创新性、市场性、实用性、美观性、环保性和可持续性。每件设计作品需附上设计说明,明确阐述作品的设计思路(200字以内)。 参赛作品需上传设计图及细节图,效果图或照片均可,体现作品的整体、局部或组合效果,不多于5张。每件作品需提交规格的彩色效果图或彩色照片(分辨率300像素/英寸,不低于2M)。同一作品不可重复参赛,同一单位、个人或团队投稿每个分类不超过三件作品,参加过其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并获奖的作品不可在本次大赛上重复投稿。

本次大赛奖项设置为: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入围奖和优秀组织奖。其中,文旅产品创意类、传统工艺创意类、产品包装创意类都设置了金奖、银奖、铜奖,每个类别设置金奖1名,奖金10000元,银奖2名,奖金5000元,铜奖3名,奖金3000元;优秀奖30名,奖金2000元;入围奖50名,奖金1000元;另设置的优秀组织奖等,不设奖金。

关于参赛作品的版权问题,参照国内大赛惯例,所有参加大赛的作者对其作品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法》享有其著作权。如作品获奖,则版权归大赛主办方阳泉市文化和旅游局所有。大赛组委会享有所有作品的发表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翻译权、汇编权及优先使用购买等权利。除大赛组委会和作者授权外,任何单位或个人不享有以上权利,不得开展侵犯大赛组委会和作者上述权利的行为,大赛组委会和作者有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大赛的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

作者:尚焕焕 录入:尚焕焕 来源:原创

 

欢迎转载本站文章

相关文章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注册会员 | 会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刊登广告 | 在线留言 | 招贤纳士 | 防止诈骗 | 合作加盟 | 联系我们
  • 香港新闻通讯社官网(简称:港新社)(gangxinshe.org)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香港云计算传媒登记证号码:HK-NMMCM18438001401||云计算新闻登记证号码:HK-NMMCN18438001403 ||云计算网媒登记证号码:HK-NMMCI18438001405
    香港云计算网络娱乐登记证号码:HK-NMMCN18438005409||国际文化传媒登记证号码:ICMMRC18438001401
    香港新闻传媒网-香港新闻通讯社(简称:港新社)(Hong Kong News Agency)主办(香港记者传媒联合会会员号:HK-RMAHY20130301001)
    《香港新闻传媒网工作纪律条例》一、禁止参与维权、负面批评性信息报道活动;二、未经当地政府批准禁止参与时政性活动;三、禁止开展非法性有偿报道活动;四、禁止编造并传播辟谣信息活动;五、严格按照当地法律法规开展活动;六、如果发现香港新闻传媒网工作人员和香港新闻通讯社工作人员有违反以上条例,请直接报警。七、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香港新闻通讯社 2013年7月1日执行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香港新闻传媒网和香港新闻通讯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监管机构:香港新闻传媒管理中心 ;指导机构:香港记者传媒联合会
    云计算国际文化传媒登记证号码:ICMMRC184380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