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频道 >> 旅游文化 >> 内容

李雪亚:传统老味道 艺术新创造

时间:2023-2-6 17:56:41 点击:

  核心提示:【乡村振兴信息网2023年1月30日讯】通讯员江浩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择一事,终一生。这是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永春钧窑艺术总监李雪亚的人生格言。 30年来,作为凤毛麟角的女钧瓷匠人,李雪亚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专注于钧瓷的传承与创新,痴心不改,匠心筑梦。凭着这份“匠心”,以她作品所独有的艺术风格...

       【乡村振兴信息网2023年1月30日讯】通讯员江浩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择一事,终一生。

         这是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永春钧窑艺术总监李雪亚的人生格言。

       30年来,作为凤毛麟角的女钧瓷匠人,李雪亚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专注于钧瓷的传承与创新,痴心不改,匠心筑梦。凭着这份“匠心”,以她作品所独有的艺术风格和魅力,自成一派,在钧瓷界脱颖而出,独领风骚。

        李雪亚的作品釉层丰润,肥腻而平静,色彩高贵、大方,线条优美。既有雄浑高远、宏阔瑰丽的风格,又有婉约清纯、优雅、简洁、含蓄的特点。她所创作的作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折射出她在钧瓷艺术创作道路上的进步与突破。

       她所创作的钧瓷作品频获大奖:

         2013年,作品《金钟壶、南瓜壶、盖壶、提梁壶》荣获河南省设计大赛银奖;《樱桃壶》获得最佳创意奖;

         2013年12月,作品《吉祥瓶》在河南首届陶瓷艺术大展中荣获一等奖;

        2014年1月,作品《柳叶瓶》在第三届全国钧瓷藏家珍品展上荣获银奖;

         2015年11月,在中国传统工艺云工奖中,作品《凤尾尊》《竹节小口瓶》双双获得银奖;

         2016年10月,李雪亚荣获“中国传统工艺大师”称号;

         2016年10月,在中国传统工艺作品云工奖中,作品《孕育》荣获金奖;《美人醉》荣获银奖;

         2017年作品《流余》在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展荣获优秀奖;

     

          2017年作品《佛莲》在第五届河南钧瓷窑变艺术创新中荣获金奖;

          2017年作品《莲花盘》《孕育》在许昌市第四届《钧瓷烧制技艺》项目传承人授徒大赛中双双荣获优秀奖;

          2019年作品《太极茶盘套》在河南省钧瓷壶设计大赛评选中获得金奖;

…………

         崭露头角

        今年48岁的李雪亚,出生在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的钧瓷世家。自幼受钧瓷文化的熏陶,使她对钧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深深被钧瓷那“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和博大精深的烧制技艺所吸引,怀着一颗对钧瓷文化的向往之心,李雪亚于1991年进入东风瓷厂上班,开始学习制坯、配釉、上釉等工艺流程。

        为了承载记忆,使千年钧瓷大放异彩,天资聪慧的李雪亚不断挖掘钧瓷文化,传承钧瓷技艺。由于她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博采众家之长,潜心研究与传承,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了汲取钧瓷的烧制技艺精髓,她先后到汝州、宝丰清凉寺、景德镇等地,四处拜师、求教,通过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她系统地掌握了从选料到成型,从配釉到烧成的一整套钧瓷烧制技艺。

        正是有了这些艰难的经历,李雪亚不但深谙钧瓷烧制技术,同时也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深厚的艺术素养。在此基础上,她结合个人在钧瓷烧制实践中的感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设计的作品既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又能使器型美与工艺美完美结合。

         坚守传承

        多年来的刻苦钻研,使得她的设计、思路自成一家,钧瓷制作技艺日趋大成,每件手拉坯作品出手,必是佳作。李雪亚以女人特有的细腻,感悟形体线条动感。她所烧制的手拉坯作品,充满了人性与泥性的碰撞与升华,体现了朴素的哲理与钧瓷窑变的共鸣。经她拉制出来的作品,每一个经炉火的煅烧自然形成的画面,仿佛都在讲述一个故事,一段感情。

        熟悉李雪亚的人都知道,她在创作时会不断调整细节,一些出其不意的灵感给她带来了不少好作品。这种创作能力,来源于她的钧瓷制作技艺。在李雪亚身上,一个鲜明的标签就是能手拉坯。这项传承已久的技艺,能够将艺术家的构思通过柔和的手感和精巧的雕琢完美地呈现出来。李雪亚的手拉坯作品风格多样,或端庄大气,或清丽婉约。她以女性的视角、女人的情怀和女子的灵巧,向鉴赏者展示着女性钧瓷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

         匠心筑梦

         在李雪亚看来,想要创作出一件好的钧瓷作品,离不开三个方面:一是锤炼技艺,要有能把独特的灵感变成实实在在作品的能力。二是感悟文化,这个文化既包括厚重的钧瓷文化,也包括其他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要能够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汲取养分,用于创作。三是不断创新,要不断从当下的审美和艺术走向中感受时代的脉搏,创作出更多贴近现代人生活的作品。

        李雪亚说,首届中国钧瓷壶艺大赛上的获奖作品,大多是原创、极具文化内涵的作品,这给了她很大的启发。她认识到只有不断在创作中融入更多文化元素,以新的艺术形式来适应当下,才能脱颖而出。钧瓷创作不仅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还要不断尝试从其他艺术门类中获取灵感。

        在长期的钧瓷创作中,李雪亚利用钧瓷优美的造型和天然釉色,使钧瓷呈现出婉约、缠绵的柔美气质。她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融于作品之中,彰显出真善美的本色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作品清新脱俗、灵动自然。女性钧瓷艺术家的自身特质,使她在创作时习惯运用一系列细腻、柔和的元素,为作品增添别样的色彩。        


     稿件来源:乡村振兴信息网 2023年1月30日发布

     李雪亚:传统老味道 艺术新创造

     https://www.cnxczx.com.cn/doc_25760883.html

作者:江浩 录入:卢新柱 来源:乡村振兴信息网

 

欢迎转载本站文章

相关文章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注册会员 | 会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刊登广告 | 在线留言 | 招贤纳士 | 防止诈骗 | 合作加盟 | 联系我们
  • 香港新闻通讯社官网(简称:港新社)(gangxinshe.org)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香港云计算传媒登记证号码:HK-NMMCM18438001401||云计算新闻登记证号码:HK-NMMCN18438001403 ||云计算网媒登记证号码:HK-NMMCI18438001405
    香港云计算网络娱乐登记证号码:HK-NMMCN18438005409||国际文化传媒登记证号码:ICMMRC18438001401
    香港新闻传媒网-香港新闻通讯社(简称:港新社)(Hong Kong News Agency)主办(香港记者传媒联合会会员号:HK-RMAHY20130301001)
    《香港新闻传媒网工作纪律条例》一、禁止参与维权、负面批评性信息报道活动;二、未经当地政府批准禁止参与时政性活动;三、禁止开展非法性有偿报道活动;四、禁止编造并传播辟谣信息活动;五、严格按照当地法律法规开展活动;六、如果发现香港新闻传媒网工作人员和香港新闻通讯社工作人员有违反以上条例,请直接报警。七、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香港新闻通讯社 2013年7月1日执行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香港新闻传媒网和香港新闻通讯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监管机构:香港新闻传媒管理中心 ;指导机构:香港记者传媒联合会
    云计算国际文化传媒登记证号码:ICMMRC18438001407